经典博览
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计划5篇如何写

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计划5篇如何写

开展一项活动,需要提前制定主题方案,方便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。那么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计划如何写。我希望你喜欢它。

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计划怎么写1

活动目标:

1。了解端午节的日期并了解它的一些习俗和起源。

2。在观察和品尝中,我发现粽子的口味和形状多种多样,对粽子的制作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。

活动准备:

1、FLASH《屈原的故事》

2。孩子们收集的各种粽子

3。视频:包粽子

活动重点:通过观察和品尝,我们发现粽子的味道和形状多种多样

活动难点: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来历

活动流程:故事介绍-展示介绍-品尝交流-包粽子

活动流程:

1。看闪光、听《屈原的故事》,了解端午节的由来。

1。问题:

端午节是什么时候?

端午节人们纪念谁?

为什么要纪念屈原?

人们用什么方式纪念屈原?

2。拓展交流: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?

2。展示介绍“我收集的粽子”并了解包粽子所需的材料

1。展示孩子们收集的粽子,了解粽子的各种种类。

问:你带的是什么粽子?

它是什么形状和味道?

2。观看视频:包粽子,了解和了解包粽子所需的材料。

问:你知道包粽子需要什么材料吗?

(根据孩子的描述,一一展示相应的材料并理解。)

3。完整观看视频:包粽子

讨论:你见过人们怎样包粽子吗?

3。品尝粽子、交流粽子口味等,体验端午节的乐趣。

邀请你的朋友来尝尝你带来的粽子,看看你的粽子有什么不同?

4。延长活动包粽子

活动反思:

在最近的业务学习中,校长指出了我们老师目前存在的问题:缺乏当代性和时尚性,活动设计不能与生活紧密结合。你自己想一想,确实,你可能太依赖了”《学习》这本书里,我把以前比较重视的节日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忘记了。有时只是在晨谈时偶尔提起。 ,以为孩子们只要记住节日的名称和日期,却没想到,只是一次又一次不去关注,孩子们就失去了无数获取知识、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机会。因此,作为龙端午节将至,我们赶快改正之前的错误,设计并实施这样一个端午节活动。

其实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展,也对老师的信息量和知识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。只有老师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才可能不漏掉学生。因此在这次活动之前,我首先收集了一些有关端午节的资料,并找到了一些课件。我希望通过这些资料,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知识。在整个活动中,由于我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所以我能够轻松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,同时也能够很好地解答孩子们的一些疑问。纵观整个活动,我感觉覆盖的知识量比较大,所以每个点都探索得不是很深入,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。所以,包粽子的部分我最终没有实现。将其视为事后的扩展活动。

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,他们非常感兴趣,能够参与活动。通过这次活动,他们了解了屈原和包粽子的过程。这两点是他们比较关心的。我觉得如果把这些环节设计成几个小活动可能会更好。毕竟,对于中学生来说,在一项活动中解决太多问题是非常困难的。这是我没有考虑好的。

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计划怎么写2

1。主题来源:

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。其习俗有独特的,如: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香包、系长寿线等庆祝活动。这些活动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开展,既可以锻炼和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,又可以增强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。同时,端午节还有着著名的来历。让孩子们了解《屈原》的故事,激发他们最初的民族自豪感。为此,结合每年的端午节,幼儿园将开展相关主题教学活动。

2. 主题目标:

1。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愿意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来历,愿意参与一些节日的筹备和庆祝活动。

2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,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。

3。环境营造:

科学区:添加艾草和菖蒲。展示不同形状的小袋。

美术区:放置制作长寿线和纸粽子的材料。

阅读区:发布有关端午节的图片和信息。

表演区:提供布条、纸棒供小朋友进行赛龙舟。

4。主题活动:

根据幼儿园小班、中班、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设计并开展节日主题教学活动。参考方案如下:

小班活动:一起过端午节

(1) 活动目标:

1。知道端午节的日期,

2。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由来。

3。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耍、品尝、分享节日的喜悦。

(2)、活动准备:

准备粽子、艾草等实物以及与端午节相关的图片、动画。

(3)、活动流程:

1。学习童谣《五月五》

“5月5日是端午节;

插入艾叶,挂香袋;

彩线,系在手腕上;

吃粽子沾糖;

龙舟欢快地划入水中。 ”

2。通过角落环境营造的端午节主题,让孩子了解端午节习俗

(1)挂艾叶(2)赛龙舟(3)吃粽子(4)戴香包(5)彩绳……等等,可以用图片和动画讲解。

3。吃粽子

(1)展示实际的粽子,让孩子观察粽子的形状和颜色。

(2)老师打开粽子,让孩子了解粽子的成分,让孩子认识粽叶。

(3)把粽子分给小朋友们品尝,让大家一起体验节日的快乐。

(4),活动总结:

总结端午节活动,让孩子回家与家长分享幼儿园的端午节活动内容。

中班活动:端午节快乐

(1)。活动目标:

1。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由来。

2。用彩纸、软陶、绳子等自制“粽子”,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。

3。注意保持桌面清洁,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。

(2)、活动准备:

彩纸、绳子、软粘土、手工粽子的塑料盒或展示纸盘、各种制作工具和其他辅助材料,以准备真正的粽子。

(3)、活动流程:

1。展示实际的粽子,让孩子观察外观,激发兴趣。

2。在老师的引导下,让孩子们讨论包粽子的方法和要求。

3。演示操作通过后,分组进行。

4。展示已完成的作品。

5。把真正的粽子分发给孩子们品尝,让大家一起体验节日的欢乐。

(4),活动总结:

展示结束后,老师总结了端午节,并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的手工艺品带回家,与家长分享节日的喜悦。

(1)。活动目标:

1。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由来,了解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风俗习惯。

2。引导孩子用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所知道的端午节,并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
3。可见,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,感受节日的气氛。

(2)、活动准备:

1。活动前,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了解端午节。

2。龙舟比赛视频。

3。几个不同尺寸的小袋;几个粽子。

4。关于《屈原的故事》的书籍或视频和图片。

(3)、活动流程:

1。讲故事,介绍端午节的由来——出示图片,播放视频《屈原的故事》。

2。了解相关习俗和活动

(1)展示香包,欣赏了解民俗文化。

(2)观看视频,感受赛龙舟紧张又欢乐的气氛。

3。带领孩子们玩龙舟游戏。

将孩子们分成四组。后面的孩子把手搭在前面孩子的肩膀上。听到口令后,大家一起蹲下,向前走去。龙舟无法断开,几组仍可较量。

4。让我们一起分享、品尝粽子,体验快乐。

(4),活动总结:

老师总结了端午节,并让孩子们回家向家长讲述通过在幼儿园学习对端午节的认识,与家人分享节日的喜悦。

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计划怎么写3

活动目标:

1。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,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。

2。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,并愿意和父母一起制作龙舟。

3。尝试用绘画、剪裁、粘贴等多种方法与父母一起装饰美丽的龙舟,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。

4。了解节日的时间、起源和习俗,感受节日气氛。

5。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。

活动准备:

ppt、视频、未装饰的龙舟、彩纸、笔、剪刀、胶水、抹布等

活动流程:

1。引入对话,介绍端午节的由来。

老师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吗? (端午节)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?那我们就来看看端午节的由来吧?

老师播放有关端午节由来的视频。

2。老师:你刚才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?你知道端午节期间可以做什么吗? (不知道的家长可以代替回答)吃什么?

(1)孩子和家长一起回答问题,讲述端午节的习俗。

(2)老师展示端午节风俗习惯的PPT图片。

(3)特别介绍赛龙舟,激发孩子们的兴趣。

3。师:我们一起看龙舟赛吧! (播放概要短视频)

(1)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照片,回忆龙舟的外观特征,激发你装饰龙舟的兴趣。

简介: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子的?上面写的是什么?

(2)展示木制龙舟,观察龙舟,讨论装饰龙船的方法,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。

简介:

①龙船上缺少什么?如何把龙舟装饰得漂亮?

②你要装饰龙舟的哪个部分?你会使用什么方法?需要什么材料?

(3)播放ppt,观看别人手工制作的龙舟作品。

4。老师示范制作龙船:我们也来制作一条龙船吧!

(1)展示龙舟制作材料并介绍制作材料

(2)说明制作时的注意事项。

5。举办“美丽龙舟展”,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。幼儿家长与龙舟合影。

6。活动结束了。

教学反思:

通过活动,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习俗和活动的意义,还获得了多种经验积累,如有序使用多种工具的经验、绘画与绘画相结合表达作品的经验等。切割等。

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计划怎么写4

活动流程:

1。老师展示童书里赛龙舟的图片,介绍活动的主题。

老师出示图片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图中的人在做什么吗?人们在什么节日举行赛龙舟比赛? (引导小朋友知道今天是端午节)

2。引导孩子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。

1。老师: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?

2。老师让孩子们说说,

3。老师讲述《屈原的故事》,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。

4.师:为什么端午节要划龙舟?老师讲述了龙舟的起源。

5、老师:你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、划龙船之外,你还有什么其他的风格和习惯吗?老师展示艾草的图片,让孩子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。

6。带领孩子学简单的端午儿歌(儿歌:5月5日,端午节到了,吃粽子、种艾草、划龙船好热闹)

3。让孩子们完整地听屈原的故事。

1。故事里的屈原是谁?

2。为什么要跳河自杀呢?

3。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、吃包子、划龙船?

老师反思:

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一位伟人。他的名字叫屈原。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。眼看国家即将面临灾难却无力挽救,他组织了一次放假。天忧心忡忡,很快这位不受赏识的诗人就跳河自杀了!但他的尸体却始终没有被发现!他自杀时,恰逢五月初五,于是人们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。节日期间赛龙舟、吃粽子,赛龙舟是为了赶走河里的鱼虾,怕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。他们把包子、粽子扔进河里喂鱼虾,也是怕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!由此可见屈原是多么的受人尊敬和爱戴。第四,请孩子们说说端午节的经历。

老师:端午节快到了,我们家马上就要开始包粽子了。包粽子用什么工具?

这些包粽子的工具需要准备什么?

老师总结:

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包粽子、包子。使用粽叶和糯米。根据个人口味,人们可以在糯米中加入猪肉来包咸粽子;他们还可以在糯米中添加猪肉。红枣,做成粽子了!

活动结束!

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计划怎么写5

活动目标:

1。理解和学习童谣,能够拍手背诵童谣,对童谣活动产生兴趣。

2。传授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经验,尝试重写童谣,体验编、说、玩的乐趣。

3。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。

4。利用物体的特性和谐音的理论来说出祝福,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。

活动准备:

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和实物,孩子们对端午节习俗进行了调查。

活动流程:

1。欣赏童谣,理解主要内容。

5月5日端午节,门上插艾条,满堂飘香;

吃粽子,沾糖,把龙船下水,心情愉悦。

(1)交流端午习俗经验。

(2)欣赏童谣,理解主要内容。

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? (根据孩子的讨论和交流,帮助孩子理解“艾在门口,香满堂”等)

2。学习童谣并了解如何玩拍手游戏。

(1)尝试背诵儿歌。

(2)讨论如何玩拍手游戏,激发阅读兴趣。

(3)两人一组,边拍手边背儿歌。

3。传递端午节经验,尝试延续童谣。

比如:5月5日是端午节,香包香火满堂; 5月5日是端午节,龙舟入水,人们翩翩起舞。

4。记录并欣赏孩子们创作的童谣。

教学反思:

本课是社会科学课。我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,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。引导孩子通过学习多种表现形式来营造端午节氛围。在教案设计上,整个教学内容紧凑、有条理。首先,我选择了儿童儿歌作为主题的切入点,从一开始就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情境。

知识风暴网 |